隨著海尼8,000平方公尺新廠車間及配套設施整體搬遷完成,各項生產工序現已全面步入正軌,生產線高效運轉,產品品質管控有序推進,標誌著企業正式進入規模擴張、產能提升的新發展階段。在全力保障生產經營穩定推進的同時,公司以員工需求為核心,同步推出貼心通勤接駁車服務,以實際行動解決員工通勤難題,傳遞企業的人文溫暖。
新工廠的選址雖然為生產規模的擴大提供了充足的空間,但也為部分員工帶來了挑戰,例如通勤距離增加、出行成本增加等。尤其是工齡5年以上的資深員工,大多居住在老城區,此前他們每天上下班要么在公交車、地鐵之間換乘,要么自駕出行,承擔著高昂的油費和過路費,平均通勤時間比過去增加了30多分鐘。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,公司在搬遷準備階段就成立了專門的團隊,透過線上問卷調查、線下研討會等形式,收集了近百名員工的居住分佈、日常通勤路線、出行時間偏好等關鍵資訊。經過多輪線路優化和站點篩選,公司最終確定並推出了最優的專屬通勤班車線路,實現了從家門口到廠門口的一站式便捷出行。
據悉,此次投入使用的通勤班車均為35座豪華舒適型空調大巴,車內貼心配備了USB充電接口、行李架、便捷醫療包等設施,充分滿足了員工通勤途中的充電、儲物及應急需求。接駁車營運時間嚴格匹配員工作息時間,每天早晚各一班,早班車7:05發車,晚班車17:00發車,基本上涵蓋了員工集中居住的重點社區和交通樞紐。值得一提的是,接駁車服務對員工免費開放,無需額外支付車費。經初步統計,此項服務可涵蓋80%有通勤需求的員工,預計每位員工每月可節省交通費用600-800元。
以前我每天上班要繞近20公里,早高峰還要塞車,每個月光是油費和過路費就得花近500元。現在搭接駁車不用再為路線發愁,還可以在車上小憩一會兒、看看資料。搭乘接駁車一週的老員工王師傅說:「我到單位的時候感覺精神多了。」他坦言,班車解決了他最頭痛的通勤問題。年輕員工李女士也感受到了便利:“我家離地鐵站步行15分鐘,以前我得提前一個半小時出門,現在班車就停在小區門口,每天可以多睡20分鐘,幸福感提升了很多!”
為確保接駁車服務持續滿足員工需求,公司也建立了動態回饋優化機制。員工可透過企業微信「接駁車服務回饋」入口,隨時提出站點調整、班次調整、設施改善等建議。專門小組每週匯總回饋訊息,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最佳化。
海尼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新工廠的全面投產是企業發展的“硬支撐”,員工舒適的工作環境則是企業進步的“軟實力”。未來,公司將持續關注員工的工作生活需求,推出更多關懷舉措,例如優化工廠食堂菜色、增設員工健身區、完善幼兒託管服務等。以「硬支撐」驅動生產發展,「軟關懷」凝聚團隊力量,協助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,在新的旅程中實現更高品質的發展。
CONTACT